在全球化与科技浪潮的双重推动下168配资,中国企业正站在发展的十字路口。从制造业在全球市场的探索中,技术创新、商业模式创新以及组织架构的改革变得越来越重要;在企业出海的征程里,创新战略和灵活的组织架构成为企业在海外市场立足的核心;而在AI技术的浪潮中,技术赋能更是推动企业从传统模式向智能化、高效化转型的关键力量。这些内容共同揭示了一个核心理念:创新与变革是企业走向未来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。
第一财经精心挑选了《大出海:中国制造全球出征的关口和突破》《出海战略:中国企业的新蓝海》《激活:AI大潮下的新质生产力》三本书籍,为读者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找到新的增长点。
《大出海:中国制造全球出征的关口和突破》
作者:林雪萍
出版社:中信出版集团
编辑部推荐:
本书作者实地调研100多家工厂,访谈200多位海外亲历者,以“三个空间”“两种能力”为框架,剖析了中国企业出海的挑战与机遇。企业融入当地不仅是应对文化差异的需要,更是企业扎根海外市场的关键。这种“真出海”战略,不仅助力企业突破贸易壁垒,还能实现与当地社会的共赢。
原文摘录:
中国制造几十年的发展,造就了国内各类产业的繁茂。它们相互支撑,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形态丰富的生态雨林,拥有各种供应商资源和劳动力组织。这正是海外工厂所缺少的,它们面对的往往是支离破碎的供应链。这意味着,每一个新落地的工厂都需要一种组织修复能力。
大出海,是中国制造对于整体竞争力在海外的一种复原。然而与这些明面上的挑战相比,来自文化和法规的隐性冲突具有更大的杀伤力。欧洲有着层出不穷的法规限制,强势的工会让中国企业感到十分棘手。在东南亚,常有海关税务的稽查官司。每个国家的情况完全不同。这些看似无穷无尽的经营陷阱,给初次出海的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困惑。即使是多年跟海外打交道的企业,当将工厂建设到不同的国家时,也会面临高度的不适应。
如果中国企业一味抱着“效率优先”的理念在全球发展,那就会在很多地方碰到认知障碍。在德国小镇,很多隐形冠军的兴起伴随着整个城镇的发展历史。这些企业往往有一种强烈的家族荣誉感,格外关注当地居民的稳定和信任度,而不是财务指标意义的快速增长。这类企 业的“本地优先”发展思维,跟“效率优先”有非常大的不同。“破坏性加速”现象,容易破坏当地社区的平衡。
作者简介:
林雪萍是北京联讯动力咨询公司总经理,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质量发展研究院客座研究员。著有《供应链攻防战》《逆转周期》《质量简史》等书。
《出海战略:中国企业的新蓝海》
作者:马旭飞/封小韵
出版社:中信出版集团
编辑部推荐:
从全球化视角出发,数字化不仅是技术升级,更是企业战略的重塑。它能够帮助企业构建全球合规的运营底座,实现从传统管理模式到系统化、数字化的跨越。无论是传统制造业还是新兴科技企业,都能在本书挖掘到适合自身的数字化转型路径和实战战略。
原文摘录:
数字化转型不是一种选择,而是一种必然。转型必然伴随着风险,但数字化转型成功之后的效益提升,不是做加法,而是做乘法。安踏提供的数据显示,由于数字化转型,智能工厂的流程优化率达到30%以上,相同产品人均效率提升18%~35%,产能效率提升21%~28%;管理层精简15%,成本降低11%。正是基于数字化转型,安踏内部销售端和供应链端的信息相互打通,生产需求能够实现灵活调整,库存周转更快,且消费端体验更佳。
数字化连接是企业出海过程中的关键,它产生数据,并作为业务、技术、用户和市场之间的桥梁。从 数字化的视角来看,企业出海特别指的是这种数字化连接,它构成了企业的全球数字化纽带,既是支撑业务的基础,也关系到业务本身、业务拓展和数字化转型。
这里讨论的连接不仅仅是物理层面的连接,如网线或电话线连接,而是涉及更高层次的数据链路层、网络层,甚至应用层。连接强调的是双向互动,而非单向的信息传递,它要求多个技术系统和设备之间,甚至流程之间的互动。所以说,连接本身只是手段,各个层面的打通才是最终目的。
作者简介:马旭飞是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副院长、管理学系终身正教授,国际顶尖期刊《国际商务研究期刊》领域编辑。封小韵是思科大中华区副总裁,思科香港、澳门及中国南区总经理,思科大中华区海外业务总经理。
《激活:AI大潮下的新质生产力》
作者:秦朔主编 袁璐著
出版社:中信出版集团
编辑部推荐:
迈瑞医疗的“AI+器械”创新、广汽集团的车云一体架构、万控智造的云上AI转型……这些实践案例深入剖析了AI技术如何推动企业转型升级。从提升决策效率到创造全新用户体验,从增强市场竞争力到拓展全球视野,AI正全方位赋能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。
原文摘录:
商业文明的成果是对人的力量的延伸,汽车是脚的延长,电话是耳朵的延长。商业文明的本质就是不断创新,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。
如果说PC(个人计算机)和移动互联网的核心是改变消费,正在进行的这一轮数字化变革则重在改变生产。在产业互联网时代,变化更是以一种静水深流的方式发生,多数时候不再以创造一个新实体的形式出现,而是融入每个行业。不像前几次科技浪潮动辄有超级应用、国民产品出现,它的成效也需要很长时间来验证。
静水深流,只有在水里的人才知道水面下已经是波涛汹涌。在AI 驱动的产业互联网时代,一座面积达到25平方公里,道路总长130公里,有4416栋建筑和38万个室内映射(室内空间)的3D虚拟城市,也许只要几周时间就可建成。智能数智人已经“入职”金融、传媒、文旅、出行等上百个行业,成为金融客服、虚拟主播、文旅导览等“数智员工”,提供沉浸式、个性化、有温度的服务。在智能工厂、AI辅助的药物研发、远程诊断、无人驾驶、智能供应链和协作、AI生成内容等方面,产业互联网正在发生新的变化,绽放新的活力。
创新正在发生,一切皆有可能。
作者简介:秦朔是知名媒体人、人文财经观察家,中国商业文明研究中心联席主任,《南风窗》《第一财经日报》原总编辑。袁璐是资深财经作者,现任北京日报(社)集团记者。
举报 相关阅读
无论在司法、政治还是如今很火的“循证医学”中,真正的关键其实不是随便说说的证据,而是证据的质量。
59 03-07 09:42
一图速览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
303 03-05 10:03
2025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期目标为5%左右。
45 03-05 09:26
经国务院批准,自2025年3月10日起,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。
111 03-04 13:03
小米手机2025年1月市场份额位居中国第二
27 02-27 19:17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